2025-11-13 15:24:27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王建武 通讯员 夏磊 卢钟)继8月27日,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1号山岭隧道成功贯通后,近日,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迎来重要节点——隧道累计开挖进尺突破万米大关,标志着这一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23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年输量600亿立方米,管道总长32公里,采用双管同沟铺设,包含4条总长23.16公里的山岭隧道。其中果子沟1号隧道已于2025年8月27日顺利贯通。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项目执行副经理刘复合说:“果子沟区域夏季多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季有长达6个月时间被大雪覆盖,对管道维护和应急抢险极为不利,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建成后,将与原管道系统联合运行,互为备用,进一步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提高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的整体安全性。”

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控制性工程是目前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断面尺寸最大、海拔最高、高差最大和正洞坡度最大的山岭隧道。主体掘进共投入两台双护盾TBM,单台设备整机长度193米,刀盘直径6.87m,总重量达1300吨,装机功率约4000千瓦,额定推力达38000千牛,在果子沟管道隧道单向掘进过程中,将克服冬季寒冷(历史最低气温-42.6℃)、积雪时间长、雪崩、泥石流频发的施工环境,突破泥石流冲沟浅埋段、科古琴断裂带、多个断层破碎带和节理密集破碎带地质困难,化解卡机和涌泥涌水风险。
中铁隧道局果子沟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李永坤介绍:为解决果子沟区域地质复杂的难题,施工采用反坡开挖,保障了排水顺畅性;设备搭载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能有效预报掌子面前方120米内的地层变化和20米范围内水体异常情况,防范裂隙水渗涌、冒顶风险;同时,新建30公里35千伏外电线路,保障现场动力、取暖和保温用电,克服严寒影响。现在1号隧道已经贯通,正在进行2号和3号隧道的TBM掘进施工,平均月掘进效率达到450米。其中3号隧道正施工整个项目最难的科古琴地震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总长376米,已掘进114.78米的掘进任务。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4条隧道已经开挖累计9977.05米,其中TBM掘进9681米,整体工程进度达到57.7%。
工程建设中,运用数字化手段,现场搭建工地智慧大厅,通过三维全景展示、视频监控等模块信息,为项目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系统运行至今,累计分析施工数据92余万条,自动触发超限预警300余次,纠偏率达98%。
“如何控制作业的偏差?李永坤说,答案就在这台TBM前端的驾驶舱,通过自动监测、自动计算偏差、自动反馈优化建议、人工纠偏的闭环控制体系控制设备的姿态,并与智慧工地系统TBM管理信息监控平台进行实时通讯,保证了作业的精准度,整体水平偏差控制在了5cm以内。”
果子沟所处区域海拔高达3000米,极端低温可达零下36℃,历史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2.6℃,路段积雪最厚可达1.5米,严寒气候成为冬季施工要面对的考验。
刘复合说:“为确保冬季施工的正常开展,我们已提前预制了3000环管片,给隧道外配套设施增设保温棚,对管路线路进行电伴热处理;同时对施工营地的石墨烯采暖系统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和功能测试,储备满足340人一周消耗的粮油蔬菜,现场也配备应急发电机和除雪设备。”
2025-11-13 15:24:27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王建武 通讯员 夏磊 卢钟)继8月27日,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1号山岭隧道成功贯通后,近日,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迎来重要节点——隧道累计开挖进尺突破万米大关,标志着这一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23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年输量600亿立方米,管道总长32公里,采用双管同沟铺设,包含4条总长23.16公里的山岭隧道。其中果子沟1号隧道已于2025年8月27日顺利贯通。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项目执行副经理刘复合说:“果子沟区域夏季多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季有长达6个月时间被大雪覆盖,对管道维护和应急抢险极为不利,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建成后,将与原管道系统联合运行,互为备用,进一步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提高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的整体安全性。”

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控制性工程是目前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断面尺寸最大、海拔最高、高差最大和正洞坡度最大的山岭隧道。主体掘进共投入两台双护盾TBM,单台设备整机长度193米,刀盘直径6.87m,总重量达1300吨,装机功率约4000千瓦,额定推力达38000千牛,在果子沟管道隧道单向掘进过程中,将克服冬季寒冷(历史最低气温-42.6℃)、积雪时间长、雪崩、泥石流频发的施工环境,突破泥石流冲沟浅埋段、科古琴断裂带、多个断层破碎带和节理密集破碎带地质困难,化解卡机和涌泥涌水风险。
中铁隧道局果子沟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李永坤介绍:为解决果子沟区域地质复杂的难题,施工采用反坡开挖,保障了排水顺畅性;设备搭载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能有效预报掌子面前方120米内的地层变化和20米范围内水体异常情况,防范裂隙水渗涌、冒顶风险;同时,新建30公里35千伏外电线路,保障现场动力、取暖和保温用电,克服严寒影响。现在1号隧道已经贯通,正在进行2号和3号隧道的TBM掘进施工,平均月掘进效率达到450米。其中3号隧道正施工整个项目最难的科古琴地震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总长376米,已掘进114.78米的掘进任务。西二三线果子沟管道工程4条隧道已经开挖累计9977.05米,其中TBM掘进9681米,整体工程进度达到57.7%。
工程建设中,运用数字化手段,现场搭建工地智慧大厅,通过三维全景展示、视频监控等模块信息,为项目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系统运行至今,累计分析施工数据92余万条,自动触发超限预警300余次,纠偏率达98%。
“如何控制作业的偏差?李永坤说,答案就在这台TBM前端的驾驶舱,通过自动监测、自动计算偏差、自动反馈优化建议、人工纠偏的闭环控制体系控制设备的姿态,并与智慧工地系统TBM管理信息监控平台进行实时通讯,保证了作业的精准度,整体水平偏差控制在了5cm以内。”
果子沟所处区域海拔高达3000米,极端低温可达零下36℃,历史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2.6℃,路段积雪最厚可达1.5米,严寒气候成为冬季施工要面对的考验。
刘复合说:“为确保冬季施工的正常开展,我们已提前预制了3000环管片,给隧道外配套设施增设保温棚,对管路线路进行电伴热处理;同时对施工营地的石墨烯采暖系统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和功能测试,储备满足340人一周消耗的粮油蔬菜,现场也配备应急发电机和除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