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双流这场 “马家事” 坝坝会不一般!书记工作室加持,网格党支部带居民成立院委会

    2025-11-11 17:55:58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李祥)“以前家里漏水找物业,好几天没响应;停车时邻居抢位置,也没人来协调,这下要成立院委会,这些事儿是不是就能有人管了?”11月10日,九江街道马家寺社区在甘泉名居小区二期广场上,一场由网格党支部主导的院委会成立意见征集“马家事”坝坝会热闹开场。居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把心里的疑问和期盼都倒了出来。而这“马家事”坝坝会,正是马家寺社区以居民为核心的沟通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靠党建引领小区和乡村治理,把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好,让他们更有能力、干出实绩、得到大家认可,双流区建了一批“村(社区)书记工作室”。马家寺社区就是双流区首批“书记工作室”之一,一直想着靠党建把基层治理做得更好,打造能干事的团队。这次借着社区自己的“马家事”坝坝会,征集甘泉名居二期成立院委会的意见,正是社区用“书记工作室”在绣花苑小区、锦苑小区等老旧小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启动甘泉名居小区二期老旧小区治理工作。

    小区有难题 居民盼 “主心骨”

    甘泉名居二期建成于2004年,总占地面积53亩,共有6栋住宅楼,374套房屋,居住着约900名居民,配备了4名安保人员,现有170个停车位,自2023年马家寺第三网格党支部成立后,该小区便整体纳入第三网格管理范围,各项治理工作均在支部引领下推进。

    然而,随着居住年限增长,小区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物业沟通响应慢,家里下水道堵了,反映上去好几天才有人来修”“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楼下的健身器材坏了好久,一直没人管”“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难协调,比如晚上有人噪音扰民,停车时抢车位,找谁说都不管用”“小区组织活动,参与的人也特别少”……提起这些烦心事,居民们有说不完的话。

    第三网格党支部在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居民的困扰,尤其听到大家反映“有诉求不知向谁提,单个居民力量太弱,就算反映了问题,也很难推动解决”时,支部成员当即决定,要借助社区专属的“马家事”坝坝会,牵头搭建一个代表居民利益、衔接物业与社区、统筹解决小区事务的平台——院委会,为居民找好治理“主心骨”。这一想法不仅得到了马家寺社区“书记工作室”的大力支持,还从治理经验、组织方法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更与“马家事”坝坝会“聚焦居民需求、解决居民难题” 的定位高度契合,为院委会筹备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面答疑 消除居民顾虑

    虽然居民们盼着院委会成立,但不少人心里也打着鼓。“院委会到底是什么?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成立了院委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会不会没用?”“成立和运行起来会不会很麻烦?我们普通居民能参与吗?”由于对院委会认知不足,部分居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

    此次“马家事”坝坝会,再次发挥了沟通桥梁作用。第三网格党支部成员与社区 “书记工作室”的骨干一同到场,专门针对居民疑问详细讲解。“院委会是在网格党支部引领下,由大家选举产生的居民自治组织,核心就是为居民服务,帮大家解决在小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像‘马家事’坝坝会一样,都是为咱们居民办实事的!”支部成员结合“书记工作室”推动绣花苑、锦苑老旧小区治理的成功案例,以及“马家事”坝坝会以往帮助居民解决的实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院委会成立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更直观地明白“院委会是帮大家搭建的、为自己解决小区问题的新渠道”。

    针对“要不要成立”“能不能做好”的顾虑,“书记工作室”成员补充道:“成立院委会是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书记工作室’培育基层治理力量的具体实践。有党支部牵头、书记工作室支撑,能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和物业、社区沟通,比单个居民去反映问题效果好得多;而且院委会是大家自己选的人,肯定会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好。”

    互动聚共识 共绘治理蓝图

    讲解结束后,“马家事”坝坝会进入互动决策环节。支部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拿着纸笔在居民之间穿梭,认真记录大家对小区事务的想法和最关心的问题,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居民们也更愿意借着这个熟悉的“贴心助手”,说出心里话。

    “我得说句实在话,现在小区里电瓶车越来越多,但充电桩太少了,有时候充个电要等半天,更气人的是,有些充电桩还被闲置的车辆占着,真正要充电的人根本用不上!”居民文克玉皱着眉头,把困扰自己许久的充电难题说了出来,话音刚落,不少有同样经历的居民纷纷点头附和,支部成员立刻在笔记本上重点标注。

    “文大姐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也有个事想反映。”居民胡玉兰接过话茬,“小区广场是我们平时散步、带娃的地方,但一到下雨天就不行了,地面积水不说,连个遮雨的地方都没有,设施也该好好改善下,让我们雨天也能有个活动的地儿。”

    坐在后排的居民马华均也忍不住举手发言:“我们楼栋里的扶手,好几处都松动了,老年人上下楼特别不安全,反映了好几次也没修;还有公共区域的保洁,有时候垃圾桶满了好几天都没人清,楼道地面也擦得不干净。这些小事看着不大,但天天影响生活,希望院委会在党支部带领下,能盯着这些事解决。”

    除了这些具体诉求,居民们还围绕院委会的选举方式、运行机制积极建言。“选举一定要在党支部监督下公平公正,得让我们居民自己投票,选那些愿意为大家办事、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当代表”“院委会要在党支部指导下定期跟我们通报工作,办了啥子事、解决了啥子问题,都要让大家清楚”“以后院委会要是有新进展,也希望能通过‘马家事’坝坝会告诉我们,我们也能随时提意见”……一句句真诚的建议,聚成居民对小区治理的期待。

    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沟通,居民们对院委会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心里的顾虑也渐渐消散。“有党支部牵头、有书记工作室支持,这个院委会我们信得过!今天这个‘马家事’坝坝会没白来,不仅知道了院委会是干啥的,还把心里的疙瘩都倒出来了,肯定支持成立!”居民王大爷笑着说。

    现场掌声阵阵,大家凝聚起“支持院委会成立”的共识,眼神里满是对小区未来宜居生活的期盼。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双流这场 “马家事” 坝坝会不一般!书记工作室加持,网格党支部带居民成立院委会

    2025-11-11 17:55:58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李祥)“以前家里漏水找物业,好几天没响应;停车时邻居抢位置,也没人来协调,这下要成立院委会,这些事儿是不是就能有人管了?”11月10日,九江街道马家寺社区在甘泉名居小区二期广场上,一场由网格党支部主导的院委会成立意见征集“马家事”坝坝会热闹开场。居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把心里的疑问和期盼都倒了出来。而这“马家事”坝坝会,正是马家寺社区以居民为核心的沟通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靠党建引领小区和乡村治理,把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好,让他们更有能力、干出实绩、得到大家认可,双流区建了一批“村(社区)书记工作室”。马家寺社区就是双流区首批“书记工作室”之一,一直想着靠党建把基层治理做得更好,打造能干事的团队。这次借着社区自己的“马家事”坝坝会,征集甘泉名居二期成立院委会的意见,正是社区用“书记工作室”在绣花苑小区、锦苑小区等老旧小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启动甘泉名居小区二期老旧小区治理工作。

    小区有难题 居民盼 “主心骨”

    甘泉名居二期建成于2004年,总占地面积53亩,共有6栋住宅楼,374套房屋,居住着约900名居民,配备了4名安保人员,现有170个停车位,自2023年马家寺第三网格党支部成立后,该小区便整体纳入第三网格管理范围,各项治理工作均在支部引领下推进。

    然而,随着居住年限增长,小区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物业沟通响应慢,家里下水道堵了,反映上去好几天才有人来修”“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楼下的健身器材坏了好久,一直没人管”“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难协调,比如晚上有人噪音扰民,停车时抢车位,找谁说都不管用”“小区组织活动,参与的人也特别少”……提起这些烦心事,居民们有说不完的话。

    第三网格党支部在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居民的困扰,尤其听到大家反映“有诉求不知向谁提,单个居民力量太弱,就算反映了问题,也很难推动解决”时,支部成员当即决定,要借助社区专属的“马家事”坝坝会,牵头搭建一个代表居民利益、衔接物业与社区、统筹解决小区事务的平台——院委会,为居民找好治理“主心骨”。这一想法不仅得到了马家寺社区“书记工作室”的大力支持,还从治理经验、组织方法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更与“马家事”坝坝会“聚焦居民需求、解决居民难题” 的定位高度契合,为院委会筹备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面答疑 消除居民顾虑

    虽然居民们盼着院委会成立,但不少人心里也打着鼓。“院委会到底是什么?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成立了院委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会不会没用?”“成立和运行起来会不会很麻烦?我们普通居民能参与吗?”由于对院委会认知不足,部分居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

    此次“马家事”坝坝会,再次发挥了沟通桥梁作用。第三网格党支部成员与社区 “书记工作室”的骨干一同到场,专门针对居民疑问详细讲解。“院委会是在网格党支部引领下,由大家选举产生的居民自治组织,核心就是为居民服务,帮大家解决在小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像‘马家事’坝坝会一样,都是为咱们居民办实事的!”支部成员结合“书记工作室”推动绣花苑、锦苑老旧小区治理的成功案例,以及“马家事”坝坝会以往帮助居民解决的实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院委会成立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更直观地明白“院委会是帮大家搭建的、为自己解决小区问题的新渠道”。

    针对“要不要成立”“能不能做好”的顾虑,“书记工作室”成员补充道:“成立院委会是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书记工作室’培育基层治理力量的具体实践。有党支部牵头、书记工作室支撑,能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有组织地和物业、社区沟通,比单个居民去反映问题效果好得多;而且院委会是大家自己选的人,肯定会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好。”

    互动聚共识 共绘治理蓝图

    讲解结束后,“马家事”坝坝会进入互动决策环节。支部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拿着纸笔在居民之间穿梭,认真记录大家对小区事务的想法和最关心的问题,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居民们也更愿意借着这个熟悉的“贴心助手”,说出心里话。

    “我得说句实在话,现在小区里电瓶车越来越多,但充电桩太少了,有时候充个电要等半天,更气人的是,有些充电桩还被闲置的车辆占着,真正要充电的人根本用不上!”居民文克玉皱着眉头,把困扰自己许久的充电难题说了出来,话音刚落,不少有同样经历的居民纷纷点头附和,支部成员立刻在笔记本上重点标注。

    “文大姐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也有个事想反映。”居民胡玉兰接过话茬,“小区广场是我们平时散步、带娃的地方,但一到下雨天就不行了,地面积水不说,连个遮雨的地方都没有,设施也该好好改善下,让我们雨天也能有个活动的地儿。”

    坐在后排的居民马华均也忍不住举手发言:“我们楼栋里的扶手,好几处都松动了,老年人上下楼特别不安全,反映了好几次也没修;还有公共区域的保洁,有时候垃圾桶满了好几天都没人清,楼道地面也擦得不干净。这些小事看着不大,但天天影响生活,希望院委会在党支部带领下,能盯着这些事解决。”

    除了这些具体诉求,居民们还围绕院委会的选举方式、运行机制积极建言。“选举一定要在党支部监督下公平公正,得让我们居民自己投票,选那些愿意为大家办事、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当代表”“院委会要在党支部指导下定期跟我们通报工作,办了啥子事、解决了啥子问题,都要让大家清楚”“以后院委会要是有新进展,也希望能通过‘马家事’坝坝会告诉我们,我们也能随时提意见”……一句句真诚的建议,聚成居民对小区治理的期待。

    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沟通,居民们对院委会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心里的顾虑也渐渐消散。“有党支部牵头、有书记工作室支持,这个院委会我们信得过!今天这个‘马家事’坝坝会没白来,不仅知道了院委会是干啥的,还把心里的疙瘩都倒出来了,肯定支持成立!”居民王大爷笑着说。

    现场掌声阵阵,大家凝聚起“支持院委会成立”的共识,眼神里满是对小区未来宜居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