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17:37:23 来源:西部经济网
10月1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四川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立足省情实际,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
比如,在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全面启动省属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数据集团、科创投资集团、景区发展集团等挂牌运营,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83%;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实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个专项治理”,开展民营经济改革试点,18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4年时间迈上1个万亿元台阶。
在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成都入选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跨境多式联运“一单制”“集拼集运”等模式在全国推广。
在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入开展大院大所大学“聚源兴川”行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机制不断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惠及科技人才超3万名。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四川,全省共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8家。2024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9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07亿元,均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国家碳达峰试点等扎实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持续完善,云贵川赤水河等跨省流域与省内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健全,2024年国考断面优良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
2025-10-15 17:37:23 来源:西部经济网
10月1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四川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立足省情实际,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
比如,在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全面启动省属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数据集团、科创投资集团、景区发展集团等挂牌运营,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全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7万亿元、营收2.3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45%、83%;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实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个专项治理”,开展民营经济改革试点,187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4年时间迈上1个万亿元台阶。
在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成都入选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跨境多式联运“一单制”“集拼集运”等模式在全国推广。
在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入开展大院大所大学“聚源兴川”行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机制不断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惠及科技人才超3万名。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四川,全省共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8家。2024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9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07亿元,均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国家碳达峰试点等扎实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持续完善,云贵川赤水河等跨省流域与省内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健全,2024年国考断面优良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