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新津籍预备役军人陈嘉鑫参加九三阅兵后光荣返蓉

    2025-09-07 21:07:41 来源:西部经济网

            9月6日,成都东站弥漫着温暖与喜悦的气息。新津籍预备役军人陈嘉鑫在参加完九三阅兵后,光荣返回成都。新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以及他的亲友们,早早地就在车站等候,迎接这位英雄凯旋。

            天安门下的荣光 圆了多年阅兵梦

            9月3日,对陈嘉鑫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作为预备役徒步方队的一员,他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能参与这次任务,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陈嘉鑫眼中闪烁着光芒,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荣光背后,藏着他多年的期盼。2019年阅兵时,他作为机务人员负责保障战机飞过天安门。“心里就特别想成为徒步方队的一员。”2025年,他终于圆梦。“全值了!什么都值了!”当检阅车缓缓驶过方阵,陈嘉鑫站在队伍中,胸膛挺得笔直。他说,“走过天安门,真的是圆了自己的阅兵梦!也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召必回”的担当 藏在荣光背后的坚守

            陈嘉鑫有着丰富的军旅经历。他于2010年12月入伍,在西部战区空军某部队服役多年,2022年12月退役后,回到安西镇人民政府工作。即便脱下了军装,他对军队的热爱也从未减退。2024年6月,他加入预备役,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这份耀眼的荣光,是陈嘉鑫用半年高强度训练与默默坚守换来的。今年2月,他被预备役基地召回执行任务。在预备役方队中,陈嘉鑫被分在第二排,这一排的士兵多数是仪仗队退役的士兵,他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动作标准极高。“与仪仗队退役的战友一起训练,动作上确实有些吃力,我害怕跟不上节奏,所以平时自己就要加练,每个动作都反复抠细节,一定要合上拍子。”5月,刚进入阅兵村训练时,陈嘉鑫就出现了腰突、胸椎曲度变直等伤痛,但他谁也没说,自己默默调整状态。“当时就想着一定要上场,一定要上场!”

           担当背后的守望 家人眼中的英雄与榜样

            陈嘉鑫的坚守与担当,家人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陈嘉鑫的妻子林佳跃谈及丈夫,她满是心疼与骄傲:“我的老公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很坚强的人,在这长达半年的高强度训练中,他不曾给我讲过训练的苦和累,我心里很清楚他这次阅兵的付出,当他徒步走过天安门,我和孩子们热泪盈眶,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但更多的,是藏在心疼里的骄傲。九三阅兵当天,林佳跃特意带着孩子守在电视机前,当镜头扫过预备役徒步方队,陈嘉鑫的儿子指着电视屏幕里的直播画面激动地喊道“我爸爸在这里!”那一刻,家人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陈嘉鑫的归来,不仅是家人的喜悦,也是新津区的骄傲。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担当与使命,展现了预备役军人的良好风貌,为家乡人民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国防事业,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新津籍预备役军人陈嘉鑫参加九三阅兵后光荣返蓉

    2025-09-07 21:07:41 来源:西部经济网

            9月6日,成都东站弥漫着温暖与喜悦的气息。新津籍预备役军人陈嘉鑫在参加完九三阅兵后,光荣返回成都。新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以及他的亲友们,早早地就在车站等候,迎接这位英雄凯旋。

            天安门下的荣光 圆了多年阅兵梦

            9月3日,对陈嘉鑫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作为预备役徒步方队的一员,他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能参与这次任务,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陈嘉鑫眼中闪烁着光芒,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荣光背后,藏着他多年的期盼。2019年阅兵时,他作为机务人员负责保障战机飞过天安门。“心里就特别想成为徒步方队的一员。”2025年,他终于圆梦。“全值了!什么都值了!”当检阅车缓缓驶过方阵,陈嘉鑫站在队伍中,胸膛挺得笔直。他说,“走过天安门,真的是圆了自己的阅兵梦!也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召必回”的担当 藏在荣光背后的坚守

            陈嘉鑫有着丰富的军旅经历。他于2010年12月入伍,在西部战区空军某部队服役多年,2022年12月退役后,回到安西镇人民政府工作。即便脱下了军装,他对军队的热爱也从未减退。2024年6月,他加入预备役,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这份耀眼的荣光,是陈嘉鑫用半年高强度训练与默默坚守换来的。今年2月,他被预备役基地召回执行任务。在预备役方队中,陈嘉鑫被分在第二排,这一排的士兵多数是仪仗队退役的士兵,他们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动作标准极高。“与仪仗队退役的战友一起训练,动作上确实有些吃力,我害怕跟不上节奏,所以平时自己就要加练,每个动作都反复抠细节,一定要合上拍子。”5月,刚进入阅兵村训练时,陈嘉鑫就出现了腰突、胸椎曲度变直等伤痛,但他谁也没说,自己默默调整状态。“当时就想着一定要上场,一定要上场!”

           担当背后的守望 家人眼中的英雄与榜样

            陈嘉鑫的坚守与担当,家人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陈嘉鑫的妻子林佳跃谈及丈夫,她满是心疼与骄傲:“我的老公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很坚强的人,在这长达半年的高强度训练中,他不曾给我讲过训练的苦和累,我心里很清楚他这次阅兵的付出,当他徒步走过天安门,我和孩子们热泪盈眶,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但更多的,是藏在心疼里的骄傲。九三阅兵当天,林佳跃特意带着孩子守在电视机前,当镜头扫过预备役徒步方队,陈嘉鑫的儿子指着电视屏幕里的直播画面激动地喊道“我爸爸在这里!”那一刻,家人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陈嘉鑫的归来,不仅是家人的喜悦,也是新津区的骄傲。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担当与使命,展现了预备役军人的良好风貌,为家乡人民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国防事业,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