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7:41:55 来源:西部经济网
昔日背街小巷的违规菜地,如今蝶变为绿意盎然的“可视化菜园”。在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合江场社区,居民们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采摘打包,捐赠给社区孤寡老人。这温馨的一幕,不仅是环境改善的生动体现,更是邻里互助、社区和谐的缩影。这是太平街道为迎接第12届世界运动会 ,大力实施“三清两修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中,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创新实践。
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以最佳面貌迎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太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锚定“大整治、大改观、大氛围”目标,制定并实施“三清两修四提升”行动方案。该行动旨在对辖区环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治理,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根本性转变,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太平。
“三清两修”:系统重塑,刷新城乡“颜值”
环境整治,核心在“清”与“修”。太平街道以“三清”和“两修”为抓手,开展拉网式、精细化整治,实施包片作战、全域覆盖。在党建引领下,整合机关干部、村社“两委”、城管、网格员、环卫等多方力量,实行“包片负责、分组作战”,确保整治无死角。行动累计规整房前屋后垃圾杂物75处,清运垃圾17吨;清理更换破损标语5处;清除树池杂草及废弃花箱100余处,移除老旧破损花箱20余个;清除“牛皮癣”小广告70余处、橱窗违规广告40余处;规范沿街商铺经营秩序200余家;全面冲洗主干道、人行道600余万平方米;清洗维护果屑箱等设施150余处。同步精细修剪影响市容的绿植3000余米;应急修补道路、路缘石等20处;提升改造微景观绿地28处;修补损坏树池围挡17个。这些举措精准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显著提升了城乡外在“颜值”。
“四提升”:内涵发展,夯实宜居“肌理”
行动从“美颜”迈向“强体”,太平街道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的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从“一时净”向“时时美”转变。街道通过重点优化环卫基础设施,在主干道及人流密集区增配、更新果屑箱164个;为农村地区采购660L大容量垃圾桶100个,从源头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多措并举整治市容乱象,累计纠正车辆乱停乱放210余起,教育劝导群众510余人次,整改占道经营65起。启动金凤街非机动车停车场改造,增设挡车柱150个及停车提示牌;指导社区在合适区域新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两班倒”全天候保洁作业模式,加密重点区域保洁频次。创新实施“三查”机制,街道领导每日晨查、城管队员全天巡查、网格员随时督查,确保问题“即发现、即处理”,推动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坚持城乡治理一体推进。农村区域集中整治河道沟渠5公里,清理建筑及积存垃圾25处,引导村民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通过推广“积分制”管理、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有效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全民共建:凝聚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太平街道深刻认识环境整治的成功推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非政府的单方面行动。行动中,街道始终高度重视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丰富活动载体,健全积分制及“美丽庭院”等评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商户、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努力推动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成立职责明确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片负责、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高效协同机制,确保行动有力推进。
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聚焦场镇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日常巡查、优化考核奖惩、深化部门协同,着力构建齐抓共管、常态长效的工作格局,确保城乡环境品质持续提升,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的新太平长久惠及居民。
“三清两修四提升”专项行动,不仅是太平街道为迎接盛会而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更是一场深刻的城乡治理变革。如今的太平,街道更整洁,秩序更规范,乡村更秀美。一个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太平,正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韩明华)
2025-07-30 17:41:55 来源:西部经济网
昔日背街小巷的违规菜地,如今蝶变为绿意盎然的“可视化菜园”。在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合江场社区,居民们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采摘打包,捐赠给社区孤寡老人。这温馨的一幕,不仅是环境改善的生动体现,更是邻里互助、社区和谐的缩影。这是太平街道为迎接第12届世界运动会 ,大力实施“三清两修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中,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创新实践。
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以最佳面貌迎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太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锚定“大整治、大改观、大氛围”目标,制定并实施“三清两修四提升”行动方案。该行动旨在对辖区环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治理,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根本性转变,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太平。
“三清两修”:系统重塑,刷新城乡“颜值”
环境整治,核心在“清”与“修”。太平街道以“三清”和“两修”为抓手,开展拉网式、精细化整治,实施包片作战、全域覆盖。在党建引领下,整合机关干部、村社“两委”、城管、网格员、环卫等多方力量,实行“包片负责、分组作战”,确保整治无死角。行动累计规整房前屋后垃圾杂物75处,清运垃圾17吨;清理更换破损标语5处;清除树池杂草及废弃花箱100余处,移除老旧破损花箱20余个;清除“牛皮癣”小广告70余处、橱窗违规广告40余处;规范沿街商铺经营秩序200余家;全面冲洗主干道、人行道600余万平方米;清洗维护果屑箱等设施150余处。同步精细修剪影响市容的绿植3000余米;应急修补道路、路缘石等20处;提升改造微景观绿地28处;修补损坏树池围挡17个。这些举措精准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显著提升了城乡外在“颜值”。
“四提升”:内涵发展,夯实宜居“肌理”
行动从“美颜”迈向“强体”,太平街道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的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从“一时净”向“时时美”转变。街道通过重点优化环卫基础设施,在主干道及人流密集区增配、更新果屑箱164个;为农村地区采购660L大容量垃圾桶100个,从源头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多措并举整治市容乱象,累计纠正车辆乱停乱放210余起,教育劝导群众510余人次,整改占道经营65起。启动金凤街非机动车停车场改造,增设挡车柱150个及停车提示牌;指导社区在合适区域新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两班倒”全天候保洁作业模式,加密重点区域保洁频次。创新实施“三查”机制,街道领导每日晨查、城管队员全天巡查、网格员随时督查,确保问题“即发现、即处理”,推动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坚持城乡治理一体推进。农村区域集中整治河道沟渠5公里,清理建筑及积存垃圾25处,引导村民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通过推广“积分制”管理、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有效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全民共建:凝聚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太平街道深刻认识环境整治的成功推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非政府的单方面行动。行动中,街道始终高度重视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丰富活动载体,健全积分制及“美丽庭院”等评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商户、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努力推动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成立职责明确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片负责、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高效协同机制,确保行动有力推进。
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聚焦场镇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持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日常巡查、优化考核奖惩、深化部门协同,着力构建齐抓共管、常态长效的工作格局,确保城乡环境品质持续提升,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的新太平长久惠及居民。
“三清两修四提升”专项行动,不仅是太平街道为迎接盛会而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更是一场深刻的城乡治理变革。如今的太平,街道更整洁,秩序更规范,乡村更秀美。一个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太平,正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韩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