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宜南共兴结硕果 山水情深谱新篇

    2025-07-10 16:31:28 来源:西部经济网

    跨越千里山水,联结深厚情谊。四川宜宾市与南江县依托各自山的特色与水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教育卫生等领域精准发力,走出一条协作共兴、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奏响 "山水" 共富幸福歌,结出累累合作硕果。

    因地制宜 激活茶产业 "全季价值"

    6 月底的南江县云顶镇云顶茶村,宜宾 — 南江茶产业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全自动红茶生产线已投产运行,茶饮品加工厂房与产业综合配套用房主体初具雏形,工人正抓紧进行收尾工作。

    "茶叶是南江传统支柱产业,云顶茶声名远播,但当地茶农只采春茶和明前茶,夏秋茶资源白白浪费。" 宜宾结对帮扶南江县工作队队员罗浩说。

    2024 年起,宜宾帮扶队投入 700 余万元,重点升级南江茶业基础设施与加工设备,新建 2040 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使茶叶加工效率提升 30%;制定春、夏、秋三季采摘标准,推广夏秋茶机采技术,破解品质不稳难题,显著提高鲜叶利用率;创新研发 "南江红" 红茶,让南江夏秋茶产量实现 "零突破"。

    "过去夏秋茶难采价低,没人愿意费功夫。现在有了新标准新技术,产量收益上去了,大家干劲十足!" 云顶镇茶农岳鑫的感慨道出了茶农们的心声。

    民生为本 织密乡村幸福网

    "现在水质清亮,枯水季也不愁没水喝了!" 南江县高塔镇新华村村民王三品看着自家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笑得合不拢嘴。

    此前,新华村因地势高,村民靠自建管道引山涧水生活,却常遇干旱季缺水、暴雨季水质差的难题。宜宾帮扶队深入调研后,以 "村集体主导、帮扶队辅助" 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破解用水难题。

    为避免水费纠纷、延长水表寿命,帮扶队员罗永安提出 "一户一表" 方案,由农户自担水表费用并负责维护,该建议被顺利采纳。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宜南综合环境治理项目全面竣工,新建水管 8200 米,覆盖 3 个乡镇 4 个村,2000 余名村民全部喝上 "放心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项目不仅解决饮水问题,还涵盖路灯亮化、垃圾处理、道路黑化、景观小品等整治内容。帮扶队员从群众微诉求入手,把实事办实,让民心更暖。

    优势互补 培育共富新动能

    高塔镇高家河村养鹅场内,2000 只宜宾南溪鹅正欢快啄食。"这是今年第二批南溪白鹅,生长快、出肉率高、易养活,3 个月就能出栏。" 工作人员郭勇边检查鹅群边介绍。

    在结对帮扶中,宜宾派驻的干部和专业人才深入一线,组织开展规模化养殖场调研和专题座谈,形成近万字产业发展报告。他们引进南溪白鹅全产业链技术,建成现代化育雏基地,年养殖规模超万只;开展技术培训 200 余人次,发放 1100 只优质鹅苗试点养殖,带动 50 余户农户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超 3000 元。

    为让白鹅产业可持续发展,帮扶队推动建立初加工坊,开发卤鹅、板鹅等产品,年毛利达 80 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20%;促成南溪区持续捐赠 2000 只优质鹅苗,构建 "种苗供应 - 技术指导 - 产品回收" 闭环体系,真正实现产业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跨越山水聚合力,同心携手促振兴。在宜宾的帮扶下,一批批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加快成势,一项项实事温暖民心,宜南共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书写着新时代区域协作的新篇章。(孙琴琴)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宜南共兴结硕果 山水情深谱新篇

    2025-07-10 16:31:28 来源:西部经济网

    跨越千里山水,联结深厚情谊。四川宜宾市与南江县依托各自山的特色与水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教育卫生等领域精准发力,走出一条协作共兴、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奏响 "山水" 共富幸福歌,结出累累合作硕果。

    因地制宜 激活茶产业 "全季价值"

    6 月底的南江县云顶镇云顶茶村,宜宾 — 南江茶产业项目现场一片繁忙:全自动红茶生产线已投产运行,茶饮品加工厂房与产业综合配套用房主体初具雏形,工人正抓紧进行收尾工作。

    "茶叶是南江传统支柱产业,云顶茶声名远播,但当地茶农只采春茶和明前茶,夏秋茶资源白白浪费。" 宜宾结对帮扶南江县工作队队员罗浩说。

    2024 年起,宜宾帮扶队投入 700 余万元,重点升级南江茶业基础设施与加工设备,新建 2040 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使茶叶加工效率提升 30%;制定春、夏、秋三季采摘标准,推广夏秋茶机采技术,破解品质不稳难题,显著提高鲜叶利用率;创新研发 "南江红" 红茶,让南江夏秋茶产量实现 "零突破"。

    "过去夏秋茶难采价低,没人愿意费功夫。现在有了新标准新技术,产量收益上去了,大家干劲十足!" 云顶镇茶农岳鑫的感慨道出了茶农们的心声。

    民生为本 织密乡村幸福网

    "现在水质清亮,枯水季也不愁没水喝了!" 南江县高塔镇新华村村民王三品看着自家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笑得合不拢嘴。

    此前,新华村因地势高,村民靠自建管道引山涧水生活,却常遇干旱季缺水、暴雨季水质差的难题。宜宾帮扶队深入调研后,以 "村集体主导、帮扶队辅助" 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破解用水难题。

    为避免水费纠纷、延长水表寿命,帮扶队员罗永安提出 "一户一表" 方案,由农户自担水表费用并负责维护,该建议被顺利采纳。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宜南综合环境治理项目全面竣工,新建水管 8200 米,覆盖 3 个乡镇 4 个村,2000 余名村民全部喝上 "放心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项目不仅解决饮水问题,还涵盖路灯亮化、垃圾处理、道路黑化、景观小品等整治内容。帮扶队员从群众微诉求入手,把实事办实,让民心更暖。

    优势互补 培育共富新动能

    高塔镇高家河村养鹅场内,2000 只宜宾南溪鹅正欢快啄食。"这是今年第二批南溪白鹅,生长快、出肉率高、易养活,3 个月就能出栏。" 工作人员郭勇边检查鹅群边介绍。

    在结对帮扶中,宜宾派驻的干部和专业人才深入一线,组织开展规模化养殖场调研和专题座谈,形成近万字产业发展报告。他们引进南溪白鹅全产业链技术,建成现代化育雏基地,年养殖规模超万只;开展技术培训 200 余人次,发放 1100 只优质鹅苗试点养殖,带动 50 余户农户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超 3000 元。

    为让白鹅产业可持续发展,帮扶队推动建立初加工坊,开发卤鹅、板鹅等产品,年毛利达 80 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20%;促成南溪区持续捐赠 2000 只优质鹅苗,构建 "种苗供应 - 技术指导 - 产品回收" 闭环体系,真正实现产业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跨越山水聚合力,同心携手促振兴。在宜宾的帮扶下,一批批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加快成势,一项项实事温暖民心,宜南共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书写着新时代区域协作的新篇章。(孙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