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15:39:59 来源:西部经济网
7月3日,“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授牌仪式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安仁校区举行,基地正式落户四川影视文创城,标志着由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三方共建的“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再添新动力,在打造数字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圈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产教城联动
培育微短剧产业创新沃土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网络微短剧”作为新业态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首次超越电影总票房。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IP衍生开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正加速迈向全链共生的成熟生态。
2024年8月,在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的推动下,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签约,三方将聚焦影视剧及短剧拍摄基地、AI剧本创作孵化、AI微短剧创制、沉浸式数字文旅新场景研发和数字影视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共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作为行业性、应用型大学在影视教育和产业实践方面的突破,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点,更是四川推动影视新业态发展,助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授牌仪式现场,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徐华为四川影视文创城授牌,他表示,基地落户四川影视文创城,将推动文化和旅游的创新发展,同时促进产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四川微短剧影视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四川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罗思在采访中表示,川影将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微短剧为切入口,讲好四川故事,积极拓展海外短剧出口业务,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共同推动“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为四川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生态圈赋能
打造影视文旅融合特色“园中园”
今年6月,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成都发布《成都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7条措施精准扶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的加速落地,正是三方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成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构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圈的重要落子。
要让微短剧真正活起来,离不开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建设。需要在政策引导与规范、人才梯队培养与集聚、专业化园区提供物理空间与配套服务、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等多维度共同发力。
围绕大邑县丰富的文旅资源,依托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全国首个校内影视全流程创制生产基地四川影视文创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聚势赋能,推动“川影·吕艳婷工作室”“中国电影投融资研究院”先后揭牌成立,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启动首届“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园区+人才+基地+内容+场景+产业”的协同产业生态。
据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优势,“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建设动漫游戏产品创制基地、影视剧拍摄暨影视文化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两大基地”,打造AI微短剧创制生产与国际传播推广中心、人工智能与视听交互新场景应用中心、数字影视文旅新场景技术研发中心、动画影视配音创作中心、数字舞台艺术创制中心“五大中心”,形成从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内容制作、项目投融资、市场推广的全流程闭环,积极探索设立微短剧产业专项基金,制订微短剧人才吸引相关政策,打造创新政策咨询、内容审核、取景拍摄、版权交易等“一站式”协拍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头部平台企业和投流机构入驻园区,推动“成都出品”“四川造”影视品牌打造,将“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打造成为影视文旅全产业链特色“园中园”,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新动能。(吴淳友 张文杰)
2025-07-07 15:39:59 来源:西部经济网
7月3日,“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授牌仪式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安仁校区举行,基地正式落户四川影视文创城,标志着由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三方共建的“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再添新动力,在打造数字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圈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产教城联动
培育微短剧产业创新沃土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网络微短剧”作为新业态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首次超越电影总票房。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IP衍生开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正加速迈向全链共生的成熟生态。
2024年8月,在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的推动下,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签约,三方将聚焦影视剧及短剧拍摄基地、AI剧本创作孵化、AI微短剧创制、沉浸式数字文旅新场景研发和数字影视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共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作为行业性、应用型大学在影视教育和产业实践方面的突破,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点,更是四川推动影视新业态发展,助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授牌仪式现场,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徐华为四川影视文创城授牌,他表示,基地落户四川影视文创城,将推动文化和旅游的创新发展,同时促进产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四川微短剧影视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四川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罗思在采访中表示,川影将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微短剧为切入口,讲好四川故事,积极拓展海外短剧出口业务,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共同推动“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为四川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生态圈赋能
打造影视文旅融合特色“园中园”
今年6月,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成都发布《成都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7条措施精准扶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的加速落地,正是三方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成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构建数字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圈的重要落子。
要让微短剧真正活起来,离不开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建设。需要在政策引导与规范、人才梯队培养与集聚、专业化园区提供物理空间与配套服务、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等多维度共同发力。
围绕大邑县丰富的文旅资源,依托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全国首个校内影视全流程创制生产基地四川影视文创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聚势赋能,推动“川影·吕艳婷工作室”“中国电影投融资研究院”先后揭牌成立,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启动首届“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园区+人才+基地+内容+场景+产业”的协同产业生态。
据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优势,“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建设动漫游戏产品创制基地、影视剧拍摄暨影视文化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两大基地”,打造AI微短剧创制生产与国际传播推广中心、人工智能与视听交互新场景应用中心、数字影视文旅新场景技术研发中心、动画影视配音创作中心、数字舞台艺术创制中心“五大中心”,形成从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内容制作、项目投融资、市场推广的全流程闭环,积极探索设立微短剧产业专项基金,制订微短剧人才吸引相关政策,打造创新政策咨询、内容审核、取景拍摄、版权交易等“一站式”协拍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头部平台企业和投流机构入驻园区,推动“成都出品”“四川造”影视品牌打造,将“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打造成为影视文旅全产业链特色“园中园”,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新动能。(吴淳友 张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