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新建工程(楼房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北川9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工,北川将彻底告别索桥时代。
这座“唐家山跨湖大桥”自2016年3月开工,项目历时880天,在建设中克服了设计技术工艺复杂、精度标准要求高、震后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稳定性差、气象条件干扰多且作业难度大等多重困难,于2017年10月17日完成大桥主拱合龙,12月24日完成拱内混凝土顶升这两项关键性难点工程。2018年5月11日桥面梁板架设主体工程顺利完工,8月6日特大桥桥面铺装,全桥全面建成,9月1日项目全部完成。
大桥主拱为红色,设计灵感源于羌红。这道“羌红”连通堰塞湖两岸,不仅给村民依靠渡船和绕后山而行的历史画上句号,而且当地村民去往新县城的路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最快30分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本地20多种农副产品的运输,直接带动北川曲山、漩坪、白坭3万余群众的经济发展,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北川县地质结构松散、地质灾害频繁,老百姓出行困难,部分地区群众出行依靠最原始的溜索。为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改善通行条件,提升县域交通路网结构,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15年起,先后实施坝底乡小岭村桥、都坝乡油坊村桥、墩上乡金山村桥、擂鼓镇龙头村桥、曲山镇楼房坪村桥、曲山镇小楠村桥、曲山镇云里村桥、曲山镇治新村桥、桂溪乡金包村桥等9个“溜索改桥”项目工程,桥梁立项总长840.4米,引道总长48公里,总投资30867万元,解决了10余个乡镇、10多万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步带动山区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金虎 邓 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