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践行“两山”理念 点绿成金! 天府新区桃源村入选成都生态价值转化典型案例

    2025-08-20 14:25:38 来源:西部经济网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成都市推选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各领域、各地区丰富相关路径、培育绿色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参考。其中,“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桃源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入选。

    桃源村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东侧,地处龙泉山脉深丘区域,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70%。近年来,桃源村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心封面”优势,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融合-治理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培育以“桃源归谷”为IP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元转化。其“拥山观城、环山畅游、入山隐居”的诗意栖居场景深受都市人青睐。

    生态筑基,系统修复焕新颜。桃源村以龙泉山生态修复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山水林田系统治理,恢复退化林地500亩,建设生态沟渠12公里,营植生态林3000余亩。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打造森林绿道20公里,建设范家湾、滚牛坡等特色林盘7个,推进“近零碳”乡村试点,推广太阳能路灯等清洁能源设施。袁家湾林盘完成全国首例林盘碳汇线上交易,实现碳汇交易与资源变现。

    产业融合,“桃园归谷”品牌兴。桃源村依托生态本底打造“桃源归谷”品牌,开发精品民宿、山地观光、森林徒步、有机采摘等业态。引进释玥森林、半隐桃源、云中漫步等农文旅融合项目22个,培育不止面包、垚望台、归院等特色主题共享小院13家,形成“伏季水果采摘+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77亩、低效农用地1800余亩,年游客接待量超15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至4.2万元。

    治理创新,共建共享惠民生。在人居环境方面,桃源村深入开展整治,实施“五清” 行动,建成8处II类标准公厕和污水处理设施,整治100余栋农房风貌。同时,推进“最美庭院”“最美菜园”评选,打造四季花开、绿意盎然的乡村风貌。此外,桃源村以党建引领村民共治,建立“党群同行·幸福桃源”治理机制,推行“村民入股+合作社运营”模式,带动“家门口”就业200余人,特色农产品营收增幅超30%。

    桃源村的生动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系统治理实现环境与产业双提升,以“生态+农旅+品牌”融合释放乘数效应,并依靠“集体+企业+农户”共建共享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受益,桃源村正稳步走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大道上。(韩明华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 环保
  • /

    践行“两山”理念 点绿成金! 天府新区桃源村入选成都生态价值转化典型案例

    2025-08-20 14:25:38 来源:西部经济网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成都市推选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各领域、各地区丰富相关路径、培育绿色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参考。其中,“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桃源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入选。

    桃源村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东侧,地处龙泉山脉深丘区域,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70%。近年来,桃源村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心封面”优势,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融合-治理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培育以“桃源归谷”为IP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元转化。其“拥山观城、环山畅游、入山隐居”的诗意栖居场景深受都市人青睐。

    生态筑基,系统修复焕新颜。桃源村以龙泉山生态修复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山水林田系统治理,恢复退化林地500亩,建设生态沟渠12公里,营植生态林3000余亩。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打造森林绿道20公里,建设范家湾、滚牛坡等特色林盘7个,推进“近零碳”乡村试点,推广太阳能路灯等清洁能源设施。袁家湾林盘完成全国首例林盘碳汇线上交易,实现碳汇交易与资源变现。

    产业融合,“桃园归谷”品牌兴。桃源村依托生态本底打造“桃源归谷”品牌,开发精品民宿、山地观光、森林徒步、有机采摘等业态。引进释玥森林、半隐桃源、云中漫步等农文旅融合项目22个,培育不止面包、垚望台、归院等特色主题共享小院13家,形成“伏季水果采摘+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77亩、低效农用地1800余亩,年游客接待量超15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至4.2万元。

    治理创新,共建共享惠民生。在人居环境方面,桃源村深入开展整治,实施“五清” 行动,建成8处II类标准公厕和污水处理设施,整治100余栋农房风貌。同时,推进“最美庭院”“最美菜园”评选,打造四季花开、绿意盎然的乡村风貌。此外,桃源村以党建引领村民共治,建立“党群同行·幸福桃源”治理机制,推行“村民入股+合作社运营”模式,带动“家门口”就业200余人,特色农产品营收增幅超30%。

    桃源村的生动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系统治理实现环境与产业双提升,以“生态+农旅+品牌”融合释放乘数效应,并依靠“集体+企业+农户”共建共享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受益,桃源村正稳步走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大道上。(韩明华 文/图)